5月2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邀请中石化康玉柱院士、何治亮教授等7位知名专家学者成立鉴定委员会,以视频会议方式鉴定由西北油田研究院和我院西北支撑中心联合完成的超深走滑断控储集体栅状结构精细描述与高产井轨迹设计科技成果。会议由康玉柱院士主持。
超深走滑断控储集体栅状结构精细描述与高产井轨迹设计取得3项创新成果:一是揭示了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剪切破裂增容,分段多期改造,烃类侵位保持”的成储机制,提出了断储一体的“栅状”结构发育模式;二是建立了“栅状”储集体地震识别模式,优化改进深度学习样本库,创新形成了以“结构梯度张量”与“相似性横向变化率”为核心的断控储集体“栅状”结构空间立体刻画技术,断控储集体地震识别精度由50-70m提高到15-25m;三是提出了走滑断裂平移段、叠接段、组合段横穿“多断多栅”储集体的定向井轨迹设计原则,建立了断控储集体定向井轨迹“一井多控”设计技术,高产井成功率提高30%。
7名评审专家对科技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询问了超深走滑断控储集体描述中遇到地质、物探技术难题的详细技术解决方案。我院丁圣高级专家现场解答了评审专家提出的物探技术疑问,得到专家们的充分肯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超深走滑断控储集体栅状结构精细描述与高产井轨迹设计科技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成果是我院与西北油田联合技术攻关成效的典型示例,展现了西北支撑中心在前移工作中现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业绩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