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以技术标和综合总分两项第一的成绩,成功中标塔里木盆地3项重点勘探工程的处理解释一体化项目,进一步拓展了技术服务市场。
面对寒冬期,作为找油找气的科技先锋,物探院积极转变服务思路与模式,贴近生产、贴近企业、贴近市场开展科研攻关,把支撑企业业务作为首要任务,今年以来承担了服务前移、风险研究、互联网+科研等80多个项目,合同额同比增加45%,不仅保障了自身发展需求,而且有效支撑了上游企业的发展。
特色技术在重点区块大显身手
要解决生产问题、提高支撑油气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一靠创新技术,二靠做细服务。为此,物探院致力打造用户喜欢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领先特色技术,提供市场需要的“人不我能、人能我优、人优我快”高端服务,率先向服务型、高端化和市场化转型,探索转变创新方式的有效途径。
物探院把解决制约油气勘探的重大技术问题作为自主创新重点,针对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研发出一系列特色技术,有效运用于各油田探区。RTM逆时偏移是该院打破国外垄断自主开发的一项高新技术,有效解决复杂地区高精度成像难题,目前在生产项目应用率达到100%,仅今年就完成各重点区块5000平方公里资料的处理任务,赢得用户满意。
针对非常规勘探需求,该院研发出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在塔河、川西、涪陵等20口压裂井成功应用,现场处理可在两小时内完成,效率远高于业界水平,处理效果与国际水平相当。他们还研发系列复杂储层预测技术,在重点区块大显身手。其中,碳酸盐礁滩相储层识别描述技术精细刻画出页岩裂缝的发育带,促进了页岩气高效勘探。
15支靠前服务队伍深入一线开展研究
在今年物探院与油田举办的技术交流会上,各企业都主张加大物探攻关力度,对物探技术服务支撑寄予很大期望。
面对企业实际需求,物探院积极转变服务思路与模式,为油田提供全方位服务,先后走访10余家油田,开展30多场次密集式交流,并与国勘公司、东北分公司等6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物探院和东北分公司组织专家,共同制定针对性技术措施,推动龙凤山这个东北“一字号工程”的高效开发。这种双边技术交流,形成开放、协作、联合的服务方式,已在各油田全面推广,能够帮助科研人员掌握技术发展方向和生产需求,加快重大难题的解决。
物探院实施靠前服务的技术攻关模式,在国内外建立15支靠前服务队伍,50%以上技术人员到一线靠前研究,使科研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科技人员将舞台搭在生产前线,紧跟勘探动态,快速反应,快速研究,成为油田依托的一支重要科研力量。
实施风险研究是物探院主动服务油田的生动实践。在今年塔里木盆地于奇西、雅西—雅克拉联片等项目的风险攻关中,这个院技术人员自发寻找目标,超前研究,解决了生产难题。“你们做了我们想做的事。”西北油田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协助部署的系列评价井获工业气流
在与企业深度合作中,物探院不断提升技术服务能力,解决一系列问题,支持和配合各油田取得勘探开发新突破。
在东北,他们配合油田在北201井获日产36.1立方米油、60117立方米气的高产工业油气流,取得东北分公司近年来最大勘探突破,建议并协助油田部署的系列评价井均获良好工业气流;在华北,他们提供建议井位200余口,其中在红河36-73井区井位部署中,采纳井位37口,其中35口井钻遇工业油流;在西北,完成集团公司最大的近2000平方公里的顺南1井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取得优质地震剖面。
在南方,物探院先后完成焦石坝、焦石坝南、丁山等页岩气三维高精度处理,取得高品质地震资料,配合油田取得明显的勘探效益。在国外,紧密配合国勘公司在海外区块开展地震勘探情况的综合分析调研,发挥参谋支撑作用。
(通讯员/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