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不改成像情》--王立歆



打造利器苦钻研,道路艰辛只等闲。

为求成果枝叶茂,一路执着勇向前。

高精度地震成像技术,可以得到地下地层的清晰图像,是地质学家们识清油气宝藏的利器,被誉为油气勘探的“CT”技术。石油物探院地震成像技术研究所所长王立歆,及其带领的技术团队,就是一群专门给地球做CT的人。

王立歆同志一直从事叠前成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具有深厚的成像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带领技术团队,在充满艰辛的科技创新道路上苦心钻研,执着追求,以满腔的热情和精湛的技术全力打造油气勘探开发的“高清CT”技术,先后研发并推广了以GPURTM为代表的多个特色技术模块;承担完成了多项集团公司、物探院重点技术攻关和生产支撑项目,为科研成果转化、服务油田企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充分展示了新时期物探院科研人员求是创新的风采。

王立歆同志善于将研究成果与现场应用紧密结合,着力解决油田勘探成像技术难题。2010年8月,他承担了物探院服务西北油田的第一块叠前深度偏移处理项目--桑塔木南三维项目。针对碳酸盐岩缝洞体的深度域成像,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流程,是前沿性的世界难题。他带领项目组开展技术攻关,利用自身在叠前成像领域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不断实验摸索,创新研发了一套在缝洞储层发育区进行叠前深度成像的先进方法流程,小断裂更加清楚,串珠数量增多,聚焦性增强,能够精准地捕捉到有利目标,第一次将院自主开发的GPU单程波动方程技术,成功推向了生产应用,开创了物探院自主成像技术服务于油田生产的新局面。

叠前深度逆时偏移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精度地震成像前沿技术,长期以来国外一直实行技术壁垒,限制了国内地震成像技术的发展。在物探院自主RTM技术研发期间,王立歆作为测试负责人,全程参与了该项技术的自主研发工作。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攻关,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掌握了高清地震成像核心技术,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TM软件。

为了提高RTM实用性,自2013年9月开始,他又组织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开展了针对GPURTM的技术改进和生产测试专项技术攻关。最终使物探院的GPU-RTM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效率提高了8-10倍,并解决了以往在相位、频带、能量成像等方面的不足,成像精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此期间,他还带领项目组,成功完成了物探院的第一快生产性RTM处理项目“塔中地区顺7-顺西三维RTM成像处理”项目。在与其他公司背靠背激烈PK中,王立歆带领物探院项目组不畏强手,开展了多轮技术攻关,探索并形成了独有的塔中地区低信噪比资料一体化RTM成像处理流程技术,出色完成了任务。自主RTM技术从此声名鹊起,为今后支撑油气生产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自主的GPURTM技术,已经成为了物探院的一个主打品牌,先后在西北顺2井区招标,顺西三维、镇巴三维等地区得到成功推广应用,近两年中处理的实际资料超过4千多平方公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GPURTM技术的成功并非特例,近两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成像所以打造能够满足油田企业需求的特色物探技术为目标,持续开展了高斯束(GBM)成像技术、速度域速度建模、全波形反演(FWI)、保幅叠前去噪等重点特色技术的研发和技术推广,大大推进了高清地震成像技术生产应用进程,成像所团队也因此获得了物探院先进单位称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他的模范作用感召下,成像所各个研究团队众志成城,积极攻关科技,密切联系实际,取得了累累硕果。近年来,王立歆先后获得中石化科技进步奖2项、局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技术论文5篇;先后荣获物探院优秀工作者,中石化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这就是王立歆,一个在创新道路上执著追求的现代科技工作者!


信息来源: 
2016-05-20